破除“第一学历”歧视,错过了统招专转本,你还可以选择“专接本”
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,教育公平与人才培养仍是核心议题。从“学历歧视入法”到“继续教育体系革新”,再到“全民学历提升计划”,这场教育变革正为每个普通人打开机遇之门。如何把握政策红利?职场人如何逆袭?
政策风向标:继续教育迎来黄金发展期
1️⃣职普融通+产教融合
政府工作报告明确“办好继续教育”,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,深化校企合作。企业主导的“订单班”模式将成主流,职校生毕业后可直接获得行业资格认证,薪资对标本科生。
2️⃣灵活学习+经济补贴
2025年学历继续教育统一采用“非脱产”模式,线上线下结合,线下面授仅需20%.弹性学制(3-5年毕业)缓解工学矛盾,助学金最高6000元,低保家庭还可申领1500元求职补贴。
3️⃣专业优化+技能认证
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养老托育等紧缺领域专业扩招,工商管理等过热专业缩减。自考生可免考英语、计算机等公共课,凭四六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缩短拿证周期。
学历歧视破冰:从“查三代”到“能力为王”
1️⃣立法重拳出击
政协委员提案建议修订《就业促进法》,将学历歧视纳入违法范畴,违者最高罚10万并纳入征信黑名单。企业需在招聘中说明学历门槛与岗位能力的关联性。
2️⃣国企/事业单位带头示范
公务员、国企招聘取消“双一流”限制,2025年试点30%技能岗面向职校生。推行“能力档案”评估体系,技术工人与管理层同薪同酬。
3️⃣破除“学历出身论”
湖北某医院因排斥“专升本”护士遭舆论质疑,类似案例倒逼改革。未来将逐步取消高校行政分级,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,淡化“第一学历”标签。
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:呼吁废除“35岁就业门槛”
今年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提出了《关于坚决纠正就业领域年龄歧视的建议》。
郑功成在调研中发现,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年龄歧视普遍,特别是35岁限制入职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年人就业,导致人才资源浪费和就业结构性矛盾。
他建议:主管部门清理带有年龄歧视的政策性文件,制定专项行动方案,争取在三到五年内树立反就业年龄歧视的社会氛围;
国家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纠正就业歧视中的带头作用,并接受社会监督。建立就业年龄歧视申诉途径和公益诉讼制度,督促用人单位自查招聘公告并纠正无正当理由的年龄限制;修改相关法律,将反就业歧视纳入其中,给予明确法律规制,以实现平等就业,促进社会公正和现代化建设。
全国政协委员袁亚湘:呼吁破除“第一学历”歧视
全国政协委员,中科院院士、数学家袁亚湘多年来深耕教学一线,坚持从事数学科普教育工作。
袁亚湘说,现在国际竞争最本质的是科技竞争,而科技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竞争,要创新对人才的评价机制、选拔机制,而不要过于强调“第一学历”,“人是在不断地变化,第一学历更多是静态的。预赛跑得不好,决赛说不定跑得更好。”
此外,袁亚湘还关注年轻人的工作生活环境,提出应该创造更多平等的机会,才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。
众所周知,本周末“专转本”开考!如果你对转本考试把握不大,可以提前了解并预定“专接本”名额。
评论 (0)